污染防治

環境成本投入與環境績效展現

1. 環境成本投入

永光化學自1998年起,領先國內業界第一家導入環境會計制度(又稱綠色會計),藉此記錄、分析環境相關成本效益,建立完整的環境財務資訊。其各類環保支出包括企業營運成本(含預防水質污染、事業廢棄物清理、預防空氣污染、預防土壤污染及其他)和管理活動成本,以因應與有效管控各類環保法令管制加嚴之後的風險,提高自我生產競爭力,減少生產活動對環境的衝擊。

2022年環境成本支出358.8百萬元,約佔產值4.1%;整體環境成本支出占比最高項目為預防水質污染,並因應各生產據點之廢水水質處理,以符合排水管理法規要求(廢水處理符合率均達100%)。

2022年廠區環境成本支出統計

2.環境績效展現

永光集團環境議題與管理指標制定及2022年實績

針對每項管理項目,我們參考GRI、SASB準則以及當地法規與客戶要求,制定以下管理指標:

管理項目

管理指標

2021

(實績)

2022

(實績)

2022

(目標)

短期目標

(2023)

中期目標

(2025)

長期目標

(2030)

水污染防治

用水回收率R2(%)

86

93

≧ 83

≧ 84

≧ 84

≧ 86

廢水處理符合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總取水量(ML)

824.5

721.5

≦ 872

≦ 872

≦ 872

≦ 872

空氣污染防制

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

6

-3

≧ 5

≧ 2

≧ 3

≧ 4

廢棄物管理

廢棄物回收利用率(%)

71

72

≧ 70

≧ 71

≧ 72

≧ 73

有害事業廢棄物妥善處理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有害事業廢棄物採回收處理比率(%)

3.3

4.3

≧ 3.1

≧ 3.1

≧ 3.3

≧ 3.5

資源利用率

原子利用率(%)

67.1

70.9

≧ 66.6

≧ 69.0

≧ 69.3

每兩年檢

討與調整

溫室氣體盤查與能源使用

註1

節省電力(%)

1.2

1.1

≧ 1

≧ 1

≧ 1

≧ 1

能源密集度 (GJ/百萬元產值)

80

72

≦ 85

≦ 79

≦ 77

≦ 74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噸CO2e/百萬元產值)

8.9

8.3

≦ 8.6

≦ 8.7

≦ 8.1

≦ 6.8

註1:2022年有請外部輔導專家協助有關節能減碳規劃,並調整能源密集度與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的短中長期減量目標的設立。

政策與承諾

本公司體認水資源之有限,致力於用水回收率R2之提升;並持續精進廢水處理效能,以降低環境負荷。

治理組織

  • 公司環境管理委員會。
  • 廠區環境管理小組及環保專責單位。

管理作為

  • 取水:增設水回收措施、執行用水資訊調查。
  • 排水:提升廢水處理效能、處理後水質定期檢討。
  • 定期評估營運據點有否位於水資源壓力地區之風險。

水資源管理指標 (KPI)

  • 取水: 總取水量(ML) = 總取用水項目(自來水、地下水、工業水) 之加總。
  • 排水: 廢水處理符合率(%) =〔符合主管機關規範的排放廢水量/總排放廢水量〕 x100%。
  • 回收: 用水回收率R2(%)=〔(總回收水量+總循環水量)/(總取水量+總回收水量+總循環水量)〕 x100%。

評估機制

  • 環境管理審查(1次/年)。
  • ESG委員會(2次/年)。
  • 廠處方針計畫檢討 (1次/季) 。
  • 公司內部環境管理系統稽核(1次/年)。
  • 外部驗證單位(DNV)查核環境管理系統稽核(1次/年)。

目標值

  • 取水: 總取水量(ML):≦ 872 (2025年、2030年)。
  • 排水: 廢水處理符合率(%):100%(2025年、2030年)。
  • 回收: 用水回收率R2(%):≧84%(2025年)、≧86%(2030年)。

投入資源

  • 建置水回收系統、臭氧觸媒技術、MD技術等。
  • 採用世界資源研究所的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分析工具,評估水資源衝擊。
以下分別針對水資源管理的三項指標加以說明: 分別為用水回收率R2(%)、廢水處理符合率(%)及總取水量(ML),另將2018-2021年集團各管理指標資訊彙整如下,以利各利害相關者能直接關注目前實績與中期目標(2025年)的實踐狀況。

一、取水管理

1. 盤點各廠區是否需要加強取水管理​

水是共享資源,我們盤點各廠區的用水並評估位處水資源緊張區之據點;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分析工具評估後,發現蘇州永光位處水資源緊張區,因此針對該廠進行加強管理及展開有關水回收措施。

2. 用水來源

各廠區用水來源主要分為地下水、自來水和工業水。在規劃取用水資源時,我們考量政府政策、公司發展、產業變革及周邊居民的水資源需求,例如與主管機關合作設置廠區地下水源取水口,供民眾於乾旱時取水用等,以合理有效地管理調度及分配使用水資源,且取水量及取水方式均不會對水源地生態及附近居民造成顯著負面影響。

2019~2022年取水量與耗水量明細統計

永光一~四廠

No Data Found

全通科技

No Data Found

蘇州永光

No Data Found

註1:上表統計資訊皆以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1位做呈現。
註2:各來源類別的取用水皆屬於總溶解固體(TDS)含量等於或小於1,000 mg/L 的淡水,其單位為百萬公升。
註3:耗水量=總取水量-排水量。

2022 年總取水量(721.5百萬公升)較 2021 年(824.5百萬公升)整體下降 12%。

  • 主要原因是數位紡織墨水產品實施純化製程用水最佳化方案(將滲透液回收至脫鹽段製程使用)及其他水回收措施方案,以降低純化用水量。

2022年總耗水量則下降13%。

  • 2022年總耗水量:109.9百萬公升、2021年總耗水量:126.7百萬公升。

二、排水管理

1. 符合法規要求進行排放管理

本公司對於最終仍需排放之事業廢水,皆依據其製程廢水源的特性,妥善規劃廢水處理設施,並實施各製程污染廢水源頭減量、分類及搭配合適之處理設備、技術,使廢水處理系統能有效降解污染物,且同時定期檢測排放廢水水質(如:委託外部機構採水檢測或自行依照主管機關公告之標準方法檢測),以確保事業廢水排放水質皆有符合主管機關規範,且各營運廠址皆依當地主管機關規定取得許可後才准予排放,來做到防治水污染,確保水資源清潔,以維護生態環境體系。

各廠區將產出之生活污水及事業廢水皆納入至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市政污水管網(永光一廠納入大園工業區廢污水處理廠、永光二廠及永光三廠納入觀音工業區廢污水處理廠、永光四廠納入桃科工業園區廢污水處理廠、全通科技納入竹科園區污水處理廠、蘇州永光納入蘇州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排放,其排放水質的各項管制項目,皆符合各區污水處理廠納管標準。

2022年各廠區事業廢水排放處理資訊

廠區

2022年各廠區事業廢水排放處理

永光一廠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經濟部工業局大園一期工業區放流管理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老街溪。【註1】

永光二廠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經濟部工業局觀音工業區服務中心污水下水道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富林溪。

永光三廠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經濟部工業局觀音工業區服務中心污水下水道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大堀溪。

永光四廠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觀音溪。

全通科技

產出生活污水【註2】均經污水下水道收集匯入竹科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由專管放流至客雅溪。

蘇州永光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市政污水管網於蘇州工業園區污水廠處理,最終排排放至吳淞江。

2022年各廠區事業廢水排放處理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經濟部工業局大園一期工業區放流管理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老街溪。【註1】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經濟部工業局觀音工業區服務中心污水下水道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富林溪。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經濟部工業局觀音工業區服務中心污水下水道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大堀溪。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於廢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觀音溪。
產出生活污水【註2】均經污水下水道收集匯入竹科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由專管放流至客雅溪。

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再排至市政污水管網於蘇州工業園區污水廠處理,最終排放至吳淞江。

註1:為配合大園工業區之廠區排放廢水政策,以利政府提升老街溪水質管理,自2021年11月起,永光一廠排放廢水納入大園一期工業區放流管理系統之污水處理系統,而其處理水質仍比照原先直排標準。
註2:全通科技僅少部分廢水申請貯留做為廢棄物委外處理,其餘皆為生活污水納入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處理。
註3:各生產據點皆依循當地主管機關要求與行業特性訂定排放水水質排放標準。
註4:各生產基地之放流水排放對環境水體及相關棲息地無顯著衝擊。

2. 排放管理指標

排水指標

廢水處理符合率(%)=〔符合主管機關規範的排放廢水量 / 總排放廢水量〕x100%。

2019~2022年排放廢水量明細統計
2022 年總排放廢水量較 2021 年整體下降 12%,主要因數位紡織墨水產品實施純化製程用水最佳化方案,將滲透液回收至脫鹽段製程使用,以降低純化用水量,且也持續實施其他節水減排等用水回收措施(水回收率較去年提高7%),故也使製程所產生的廢水排放量整體降低。

No Data Found

註1:依據GRI 303準則作上述相關排放水質分類,全通科技排水之總溶解固體(TDS)含量 ≤ 1,000 mg/L歸類為淡水,其他廠區排水之總溶解固體 ≧1,000 mg/L則歸類為其他,其單位為百萬公升。
註2:上表統計資訊皆以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1位做呈現。
3. 重點排放揭露指標

我們選定COD、SS、氨氮硝酸態氮為排放處理需優先關注物質之揭露重點,再對照當地主管機關規範,以具體呈現及管考廢水處理成果。

COD

(mg/L)

No Data Found

SS

(mg/L)

No Data Found

氨氣

(mg/L)

No Data Found

硝酸態氮

(mg/L)

No Data Found

註1:各廠區的製程特性及所屬排放納管標準皆不同,故廠區水質項目的處理與標準比對呈現將各有殊異。
註2:全通科技其廢水產出皆為生活廢水,故無產出事業廢水需處理。
註3:排放濃度平均値,以申報的檢測數據作均値換算並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1位呈現。
註4:一廠為配合大園工業區之廠區排放廢水政策,而其處理水質仍比照原先直排標準。
4. 廢水處理符合率(%):
與往年一般,2022年永光化學的廢水處理符合率為100%,我們也仍將短中長期目標設為100%

三、水回收及再利用

1. 管理指標

我們早前推動各項節水策略與措施,從同仁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到設備用水回收再利用等,皆已有良好的成效,但為再更精進水回收的實施,故於2022年訂立用水回收率R2(不含冷卻水塔循環量),將其列為年度管考重點, 藉此掌握用水現況、節水∕ 回用等方案施行成效及檢討分析。

2. 2022年具體成效

2022年總回收水量+總循環水量達9,381.5百萬公升,相當於省下3,753座標準泳池用水量【註】,其當年度用水回收率R2為93%,較去年提升7%(2021年為86%)。主要因為2022年數位紡織墨水產品有實施純化製程用水最佳化方案,將滲透液回收至脫鹽段製程使用,以降低純化用水量,獲得不錯的成果。永光將持續增進實施其他用水回收量措施(如增進使用洗滌塔的循環水量)。

註:依據中華民國游泳協會公告之標準游泳池大小為50 公尺×25 公尺×2 公尺,約合2.5百萬公升蓄水量,故其節省水量換算為9,381.5百萬公升除以2.5百萬公升約等於3,753座。

2019~2022年總回用水量及總循環量統計明細

No Data Found

No Data Found

註1:上述水量統計單位皆為百萬公升,並以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1位做呈現。
註2:用水回收率R2=〔(總回用水量+總循環水量)/(總取水量+總回用水量+總循環水量)〕X100。

歷年水資源與水污染防治管理指標與中期目標實踐情形

2022年水資源管理與水污染防治管理各項指標績效均達成年度目標,有效實踐水資源管理作為。

用水回收率R2(%)

總取水量(ML)

廢水處理符合率(%)

註1:2021年為將範疇納入子公司,故參考集團2018-2020實績及未來規劃以推擬集團可行之中長期目標。

空氣污染防制

空氣污染防制是重大議題「污染防治」其中一項指標,永光配合政府所頒佈實施之空污排放相關法令,以優於法規要求的管理做法來進行空氣污染防治。另外我們盡量使用「低污染清潔能源」以及製程改善方案以達SOx與NOx減量,並密切追蹤國內法規排放要求例如「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做為改善空氣污染排放的其他參考標準。此議題管理方針為:

政策與承諾

本公司致力維護生產基地周遭空氣品質,持續採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來降低空污排放。

治理組織

•公司環境管理委員會。
•廠區環境管理小組及環保專責單位。

管理作為

我們採取以下作法來維護空氣品質。
•採用潔淨燃料。
•增設防制設備。
•強化防制設備妥善率。

資源管理指標 (KPI)

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
〔1-((空污排放總量(kg)/產量(噸))/基準(1.93 ))〕x100%。

評估機制

  1. 環境管理審查(1次/年)。
  2. ESG委員會(2次/年)。
  3. 廠處方針計畫檢討(1次/季)。
  4. 公司內部環境管理系統稽核(1次/年)。
  5. 外部驗證單位(DNV)查核環境管理系統稽核(1次/年)。

目標值

•逐年提高單位產量排污削減率%:中期目標 ≧3% (2025);≧4% (2030)。

投入資源

•引進最佳處理技術。
•強化防制設施巡檢措施。
依據公司2020-2022年間空氣污染排放資訊明細統計,發現2022 年集團廠區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為-3%較 2021 年之6%,整體降低-9%,主因乃是當年度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係數較高的產品(如溶劑型產品(剝除劑)等)需求大增為主因以及部分廠區設備元件老舊維護不易(檢測結果皆符合規定但其檢測濃度較上次檢測結果偏高),此部分廠區已加強管理措施。
0 %
2022單位產量排污削減百分比
0 %
2022年空氣污染物質量

2019~2022年空氣污染排放統計

永光一至四廠

No Data Found

全通科技

No Data Found

蘇州永光

No Data Found

註1:廠區產量(含成品及部分跨廠區半成品)。
註2:上述資訊單位皆為公噸,其排放統計資訊皆來自當年度申報資訊,並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2位做呈現。
註3:自2016年起,永光一~四廠區逐步將燃料油鍋爐,汰換為「低污染清潔能源鍋爐」,其SOx與NOx減量成效可觀(SOx減量90~98%;NOx減量52~59%,請詳2018-2020ESG報告書之廠區空污排放量統計揭露資訊)。

歷年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資訊 (單位: 噸)

管理指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5年目標

註4

集團廠區空氣污染物排放加總

66.56

83.90

73.08

80.30

集團廠區產量加總

39,225

35,561

40,120

40,323

單位產量之空氣污染物排放

註1

1.70

2.36

1.82

2.01

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

註2

12

-22

註3

6

-3

≧3

註1:單位產量之空氣染物排放的計算為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之空污排放量總計(kg) / 產量(噸)。
註2: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的計算為1-(單位產量之空氣染物排放)/基準(1.93 ))〕x100%。
註3: 2020年單位產量排放削減率為-22 %,主因為covid-19疫情導致產能降低及部分係數高之產品產量(如清洗劑、光阻劑等)增加所致(因各廠區主要以排放係數來進行申報),乃因其當年度溶劑型產品產線因應市場需求激增(如清洗劑、光阻劑等),使其揮發性有機物增加24%所致。
註4:2021年為將範疇納入子公司,故參考集團2018-2020實績及未來規劃以推擬集團可行之中長期目標。